2013年以来,玉溪市认真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全省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暨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全市新型城镇化进程迈出了坚实步伐、城镇建设亮点纷呈。全市建成区面积达84.2平方公里,完成“农转城”17.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4.1%,中心城区分别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华宁、易门创建为国家园林县城,元江、新平创建为云南省园林县城,易门、新平、澄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涌现出大营街、嘎洒等一批特色集镇和红塔区黄草坝、峨山县摆依寨等一批美丽乡村。
玉溪市3个方面的创新探索、4个方面寻求突破的做法,为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一、在规划管理上求创新
针对规划理念滞后、城市功能定位模糊、规划执法缺位等问题,玉溪市遵循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四化联动、尊重自然、传承文化、绿色低碳等理念,向国内外开放规划建筑设计市场。组织开展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制定玉溪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和技术管理规定,构建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从源头上规范开发建设行为。一是注重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实施中心城区和县城主要街道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商业化提升行动,整治重要街区26条48公里。二是注重严格规划执法,切实维护保障公共利益,拆除重点区域、重点街道、重要通道临时和违法建筑20587块215万平方米。三是创新民居建设模式,中心城区全面禁止“一户一宅”建设,引入城市社区标准组织建设。四是优化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明确中心城区和各县县城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中心城区重要片区、重要节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90%,县城规划修编、乡镇街道和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
二、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求创新
针对老城区建筑密度大、配套设施差、商业业态落后,新区开发功能布局不合理、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重等问题,玉溪统筹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统筹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城镇上山、农民进城”战略的实施,全市利用低丘缓坡规划建设工业园区10个,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强工业园区土地管理的意见,赋予工业园区一级土地开发权,搭建工业园区投融资平台。2013年,全市工业园区共收储土地19548亩,供应土地7219亩。抓住全国低丘缓坡开发试点机遇,创新工作思路,突出产业支撑,按照“启动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推进试点,有效破解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难题。按照省政府关于城市综合体建设的部署,加快老城区更新改造步伐,中心城区共规划建设城市综合体6个,规划用地面积3919亩。8个县城规划建设城市综合体9个,规划用地面积1667亩。按照宜绿则绿、宜建则建的原则,对拆临拆违地块合理开发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公路、市政、园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创新土地征收机制,实行征地补偿费折价入股。2013年,全市5个项目推行征地补偿费折价入股新机制,折价入股面积12413亩,涉及群众67913人,折价入股资金66978万元,缓解建设资金压力,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澄江县在推进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一期)工程和仙湖山水项目开发建设中,坚持生态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以旅游地产综合开发为契机,对涉及土地和房屋征收的农民4315人,创新征收补偿安置方式方法,统筹实施农村迁村并点,统一规划建设村民安置房,鼓励引导农民上楼居住,切实提高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三、在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求创新
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资金投入大、投入渠道单一等问题,玉溪市出台加快推进市属投融资公司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6个办法,组建了开发投资、高等级公路、城市建设、国有资产经营、融资担保、抚仙湖保护、土地矿产等7家市属投融资公司,实现融资168亿元。放宽市场准入,引入民间资本,加快事关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市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实现了市场化运作,中心城区荷花池、泷水塘、康井路3个城市综合体和平战结合人防工程、红龙路改扩建、市医院改扩建、高仓立交改扩建、棋阳路二期改扩建、雨污管网改造、玉山一二路、武警支队迁建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全部由社会资金投入建设,总投资超过400亿元,改变了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投入搞建设的传统方式,推进了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了多元可持续的投入保障机制。江川县在推进仙湖锦绣项目建设中,积极探索推进城镇化与保护农民权益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尝试给予失地农民商业设施补偿2万多平方米,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切实维护实现好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
四、在推进昆玉一体化进程上求突破
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桥头堡建设,以及滇中城市经济圈、滇中产业新区、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的决策部署,玉溪市按照规划同编、设施同建、信息同享的原则,率先在3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晋宁至红塔区、晋宁至江川、呈贡至澄江3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昆玉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征地拆迁已完成,启动了呈贡至澄江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在滇中产业新区建设上,加强主动对接,加快易门县城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加速融入滇中新区建设。在城市空间布局上,明确中心城区“一城四点”的构架,确定了北进、东拓、西部开发的发展进程,尽早形成“同城效应”。加快三湖生态城市群规划建设,实施总投资19.6亿元的东片区暨三湖生态保护水资源配置应急工程,今年7月份将建成试通水。启动投资70亿元的抚仙湖北岸万亩生态湿地工程,江川撤县设区方案已上报国务院,通海撤县设市工作已全面启动,为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空间依托,为承接昆明人口转移、产业转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在产城融合发展上求突破
围绕把玉溪建成云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现代都市气息的宜居生态城市两个目标定位,以招商引资和产城融合为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培育升级步伐,为城镇化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巩固提升卷烟及配套、矿冶两大传统支柱产业。力争到2017年,卷烟及配套产业实现增加值453亿元、矿冶产业实现增加值220亿元,分别占GDP比重23%和11%。二是着力打造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产业、旅游3个新的支柱产业。力争2017到年,3个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00亿元、100亿元和200亿元,分别占GDP比重10%、5%、5%。三是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档次,实现产业和城镇互动发展。新平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和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部署要求,以“地域风情、绿色生态、自然休闲、人文展示”为理念,投资2.72亿元,规划建设集餐饮文化、会议接待、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万亩褚橙庄园,打造土地资本化、资产股份化、融资市场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的现代庄园经济示范,实现产品提质,产业联动,产业升级;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以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依托,打造集万亩樱花园、杜鹃花海观光区、森林养生休闲度假区等为一体的新平樱花庄园,努力创建成为国家5A级景区。峨山县出台了《加快城镇化进程建立农业人口和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机制实施方案》,自2014年1月1日起,对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户口或符合2012年以来“农转城”条件的家庭户口,凡购买县城规划区内依法建设的新商品房,由县财政对购房户发放购房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平米300元,补贴金额每套最高不超过5万元,且每户购房不限套数、户型和面积,补助的时间期限暂定为2年。农业人口和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工作的,可纳入住房公积金保障范围,享有与城镇职工同等住房公积金保障,住房公积金由用人单位和本人共同缴纳。在其建自住房时,可以提取个人账户的公积金,缴存1年及以上的,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求突破
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玉溪市出台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施意见和4年行动计划,新修编《抚仙湖流域禁止开发控制区规划(2013-2017)》,编制了《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控制性规划》,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和开发建设红线。严格执行三个湖泊保护条例,综合采取沿湖截流断污水、治理面源减污染、补水节水添动力、面山绿化增植被、河道湿地流清水、人口外迁扩新城、依法治湖严监管七大举措,抚仙湖水污染保护治理“十二五”项目完工23项;实施抚仙湖“四退三还”工程,实现沿湖退田5632亩,种植乔灌木50万株,拆除临违建筑21.8万平方米。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拆除塑料大棚1.4万亩。实施“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加大城市近山面山、高速公路沿线、“三湖”周边生态造林力度,完成造林面积30.6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2%。加快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制定完善政策、管理规定,明确区域划分,启动第一批试点,年内实现中心城区2万户家庭使用,3年达到7万户以上使用规模,到2015年,县城管道气化率达到40%。推进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淘汰水泥、冶炼落后产能50万吨。限制货车入城、推进封闭运输、施工现场管理,集中整治扬尘、汽车尾气等污染源,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七、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上求突破
坚持把加强城市管理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专项整治,着力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进一步下放城市管理权限,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责任。严格执行云南省玉溪城市管理条例及10个配套管理办法,制定规划建设、园林绿化管理、市政设施建设、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卫生维护、城市市场经营等6个方面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启动美丽乡镇三年规划建设行动计划,市级财政预算安排1.2亿元,对50个建制镇扩容提质,年内启动20个。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分批对827个自然村的生产生活环境进行改造提升,建设美丽宜居村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