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州市建设工作信息 昭通
昭通市打响“城市病”治理攻坚战
作者: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来源:     时间:2021-06-02     点击数:    

 

昭通市打响“城市病”治理攻坚战

 

昭通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重点围绕“生态环境治理、城市交通整治、城市风貌提升、市容环境卫生、城市内涝治理、旧城改造工程”等“城市病”六大类21项内容,分类施策、对症下药,打响“城市病”治理攻坚战。

一、脱下“脏衣服”,换上“新靓装”,城市生态更美好

聚焦城市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以点带面,狠抓城市靓点提升。一是以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为契机破痛点2016年,昭通中心城市东门小河、利济河和秃尾河水系被国家住建部、环保部列为城市“黑臭水体”挂牌督办,面对艰巨的环境保护压力,市、区两级直面痛点、迎难而上,成功申报成为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日处理生活垃圾800吨的焚烧发电厂点火运行,实现昭阳中心城市生活垃圾日产日清、100%无害化处理。二是以赤水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为抓手攻难点。按照“投—融—建—管—运—维”一体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流域内乡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模式,通过民营企业提供技术、设备与国企提供资金、管理人才和管理经验合作模式,组建“市、县两级环投公司”,实现镇雄、威信2县赤水河流域周边生活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建设生活垃圾热解处理站14座,处理规模达310吨/日三是以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为载体疏堵点。累计建成洗手设施8437座,中心城区公共厕所达到每平方公里5座,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13座、城市垃圾处理设施14座、垃圾中转站35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由“十二五”末的78.8%增至97.4%、53.9%增至100%。

二、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城市路网更优化

坚持把城市交通整治作为推进城市发展的有效手段,积极推进城市交通路网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城市微循环设施建设治理。昭阳区新建提升改造城市主次干道等50余条,打通断头路20余条,畅通了城市微循环;持续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密度,全力打通各类“断头路、拥堵点”,畅通城市路网“微循环”,新增城市道路219公里478.2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增至766.8公里、1336万平方米,路网密度达每平方公里6公里,城市内联外通堵点全部打通二是积极探索智慧城管新路径。充分利用电子网络技术,在昭阳、鲁甸等地公园配套建设“智慧停车场”,着力提升智能管理水平,减少城市管理成本,切实为市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停车服务。三是全力提升道路功能配套。为增强城市配套功能服务,提升群众的出行“体验值”,高标准建成开通大山包昭璞绿道,打造省耕公园、乌蒙水乡环湖跑道等慢行系统。实施路面、路灯、管线、绿化带等设施设备改造维护工程,不断提升道路通行舒适度和景观效果

三、保持“老味道”,增添“新风尚”,城市特色更彰显

立足昭通历史文化特色和城市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彰显特色,全面推进城市风貌提升。一是倾力打造“红色小镇”。按照“尊重历史、因地制宜、修旧如旧”的原则,倾力打造威信“红色小镇”,严格管护威信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风貌让城市留住记忆,让百姓记住乡愁。二是扎实推进“美丽县城”创建。通过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将过去杂乱无章、破旧无序的水富、鲁甸、威信、绥江等地的面貌焕然一新。历史文化风貌与现代都市文明在滇东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昭通“颜值”不断刷新,市民自豪感、荣誉感不断增强。三是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深入推进“秋韵昭通·苹果之城”建设,相继建成文体公园、吾悦广场、红星美凯龙·合景广场等一批城市会客厅、商业综合体。

四、突出“法制化”,加强“微管理”,城市品质更提升

聚焦污、堵、乱、脏等城市顽疾,制定出台《昭通市城市管理条例》《昭通市城市河道管理条例》两部地方法规,实现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拆除城乡“两违”建筑402.3万平方米,全力消除“蜘蛛网”、“牛皮癣”、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城市顽疾。积极探索智慧城管新路径,昭阳、鲁甸配套建设公园“智慧停车场”,水富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监督平台,城市管理智能化、公共服务智慧化水平迈上新台阶。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4个、省级卫生城市11个、省级园林城市2个、美丽县城3个,在2020年云南省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中7个县市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通报表扬,城市“脸上更干净,“面上”更漂亮,“头上”更清爽

五、疏通“毛血管”,建设“海绵体”,城市韧性更增强

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一是强化内涝治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相结合,采取“排、分、截、清、堵”等工程措施,消除昭通市31处内涝点。完成中心城市地下管网排查,建成排水管网1520公里,配套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增加下凹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以及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二是强化绿地覆盖。建成各类绿地4123.8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增至31.3%,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77.6%;建成65.5公顷的省耕国学文化公园、29.2公顷的乌蒙水乡公园,水与城市和谐共生的亲水空间新格局逐步形成。三是强化汛期值守。做到“预案到位、人员到位、维修到位、物资储备到位、隐患点监测到位”,以临战状态,全力抓好内涝防治工作的落实。

六、实施“旧改新”,共筑“安居梦”,城市生活更宜居

坚持民生优先,相继引进碧桂园、融创、中梁、俊发等企业,参与旧城、老旧小区、城中村等城市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编制了昭通市“十三五”棚户区改造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规划,结合棚改群众家庭结构、生活状况等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和设计多种户型方案,满足不同层次入住对象需求。着力抓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施棚户区改造9.7万套,老旧小区改造358个3.14万户,建成保障性住房7.5万套,发放租赁补贴12万户,昭通市38.5万住房困难群众实现了“安居梦”。加快“烂尾楼”整治,实行“一楼一策”、分类推进,昭阳御峰云府、巧家玉屏尚城等“烂尾”多年的项目成功“复活”、“起死回生”。

【供稿:昭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