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州市建设工作信息 曲靖
曲靖市文化体育设施落后时代的终结
作者:云南省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云南省 发布人:管理员     时间:2015-12-23     点击数:    

“五馆一中心”(曲靖文化体育公园)的建设完成,使得我市文化体育设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全省最落后的州市转变为全省名列前茅的州市,宣告了曲靖市级标志性设施缺乏时代的终结。

一、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推进科技、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迎接2014年第十四届全省运动会的召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五馆一中心”建设指挥部真抓实干、倒排工期,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按现代城市新区的要求,投资20.98亿元建成含体育场、体育馆、训练馆、规划馆、科技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体育训练中心以及配套服务的综合服务楼在内共计18.55万平方米的市文化体育公园( “五馆一中心”),形成功能齐全,集文体教育、体育竞赛、文体商贸、文体产业、文体娱乐、居住、办公为一体的城市功能区,实现城市经济与城市服务功能良性互动发展。“五馆一中心”的建设改写了曲靖没有专业大场馆的历史,也成为完善珠江源大城市城市功能、提升珠江源大城市城市形象的一项标志性工程。

二、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建设领导协调小组,成立了“五馆一中心”建设指挥部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组织实施建设。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五馆一中心”建设指挥部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建设工程基本程序,进一步克服困难、坚定信心、精心组织,千方百计推进工程建设,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和工期,不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而放松要求。

(二)明确目标责任。紧紧围绕省运会召开时间这一目标,实行工期倒排、进度上墙、挂图作战,把任务细化到天、目标明确到点、责任落实到人,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强化质量监管,确保各项建设稳步推进。把“五馆一中心”建设成标志性、示范性工程,推动我市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展示珠江源大城市形象。

(三)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五馆一中心”周边环境及区域规划和建设,使周边区域景观设计、公共设施、建筑群体与“五馆一中心”协调配套,对紫云路居民安置小区建设结合商业步行街,按照高标准安置小区的标准建设,创造商业开发空间与氛围,全面提升安置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将其打造成市“五馆一中心”的附属景观及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好“五馆一中心”区域的道路交通网络,使其符合正常和应急状态,为省运会顺利召开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政府主导、项目代建、市场运作、联动开发”建设方式,走投资多元化、城市资源资本化、管理社会化、经营管理商业化、建设代建制“的建设管理路子,积极探索利用社会资金建设公益设施新渠道。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五馆一中心”建成后,我市文化体育设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全省最落后的州市转变为全省名列前茅的州市。 “五馆一中心”(曲靖文化体育公园)已成为曲靖崭新的城市地标、名片和新的城市客厅,也是目前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精品文化体育场馆。

二是确保了2014812日和831日在曲靖市文化体育公园分别成功举办了云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和云南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等重大体育赛事的顺利举行。“曲靖市文化体育公园”,已成为曲靖的历史文化中心、学术中心、科学教育中心、体育中心和公众休闲娱乐园区

三是建筑单体设计在满足功能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体现出各主要建筑的个性特点,又注重整体建筑风格的协调。各类主要建筑充分考虑朝向和功能的关系,尽量利用自然光源,体现建筑的生态节能理念。注重建筑群体空间层次感的塑造,与园林景观设计统一和谐,形成多层次的交流和交往空间。实现了 “绿色建筑”、“人文建筑”、“科技建筑”这三大理念的结合,体现健康向上的发展观,表达建筑对曲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建设中体现出“8合”,场馆集中建设的模式;文体合一的功能体现;运动设施与居住环境的空间融合;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效能合一;文体产业发展与公益性社会事业建设的结合;城市基础设施与居住文化的有机结合;不同社会群体的共享与和谐结合;管理经营者与居住者的良好配合。

(曲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李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