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陆良县县城8集中镇村8重点
全面再掀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新高潮
为深入贯彻曲靖市治脏治乱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推进会议精神,陆良县于5月2日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光彦主持召开了全县治脏治乱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推进会,对全县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全面掀起以治脏治乱为重点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新高潮。
以治脏治乱为突破口,突出8个集中提升城市卫生面貌。
一是集中整治乱搭乱建。按照“控增量,减存量”的总体原则,严肃查处两违建筑,6月底前,各地分别找出不少于10宗严重违反各类规划、严重侵害公共利益或者党员领导干部参与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有力震慑违建者。加大巡查力度,建立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监管员三级联动的常态化巡查制度,确保违法建设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拆除,坚决遏制增量。
二是集中整治乱摆乱设。以县城中兴北路、西华路示范街道创建为契机,突出重点路段和学校、医院、农贸市场、车站、公园、广场等重点区域,全面清理出店经营、占道摆货,占道卖车、洗车、修车,占道加工作业、占道收购废品等行为。
三是集中整治乱停乱放。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电子监控等交通、治安管理设施,坚决取缔商户、单位自行划定的停车位,科学规划建设停车场,合理设置车辆停放区域。加大执法巡查、流动抓拍和处罚力度,配备一定数量的清障车辆,对违法乱停或占人行道停车的发现一起、拖走一起。
四是集中整治乱贴乱画。强化日常巡查,及时清理建筑墙面、街道地面、公交站牌张贴的各类小广告,合理设置广告信息发布区域,治理广告乱贴乱画。
五是集中整治卫生死角。严格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逐项整治,坚持机械洗扫、人工扫除和人工保洁相结合,对县城主次干道、爨文化公园、集贸市场等公共区域全天候深度保洁,及时清理县城东西护城河漂浮垃圾,组织清除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老旧居民小区、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废弃工厂、花坛绿地等区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白色垃圾等废弃物,清洗和擦除污迹。
六是集中整治环境污染。从严整治向城区河道、水塘、洼地、荒地等区域乱倒污水和垃圾等行为。从严整治违法违规倾倒建筑垃圾行为。加快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规范全县非煤矿山企业的货物运输,运送煤炭、石料、砂子的车辆必须采取遮盖措施,才能上路,才能进城。规范建筑工地和商品混凝土运输车、渣土车运输管理,控制扬尘污染,对无遮盖措施的渣土车一律禁止进入城区;对施工车辆要合理规划线路,不能满城满街跑。加强对餐馆、烧烤摊点油烟污染的治理。
七是集中整治交通秩序。加大对非法运营的载客三(四)轮车、老年代步车、黑出租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取缔力度。规划控制县城至小百户、至马街的道路,加快县城区仓储物流园区布局的规划编制,以便规范货运车辆停放,有效有序控制货运车辆,把物流业态逐步转移至西片区。加快曲陆高速公路城区段上跨下穿通道的建设,着力畅通新老城区的互联互通。加快实施陆良老收费站人行道施工及绿化、亮化,扎实推进天花路、中三大道、紫溪西路、东门北小街的市政道路建设,打通“丁字路、断头路”,疏通主要节点,形成局域交通微循环、小循环。加快县城区3个农村客运站点和城市公交站点规划建设步伐;扎实推进客运北站搬迁工作,解决600余辆农村小面包车停放;加快建设城市公交始末站,优化公交线路,提升运营质量,督促城区公交客运车辆按照核定的运营线路、车次、时间发车和运营,不得长时间停滞揽客,特别是新中枢小学上学、放学接送拥堵的问题。
八是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秩序。严厉打击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合各地实际,聚焦8个重点切实改善镇村城乡人居环境。
一是集中整治乡容镇貌。今年内完成剩余乡(镇)的集镇总体规划,真正实现集镇规划全覆盖。各乡(镇)和华侨管理区要全面整治沿街建筑立面,主要街道应统一风格和色调,规范门头招牌和广告设置;全面治理 “道乱占”、“车乱开”、“线乱拉”、乱搭乱建、乱写乱画、乱泼乱倒等现象,解决好“脏乱差”的问题;深入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增绿补绿,强化绿化管养,全面提升小城镇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质量。
二是集中整治集镇环境卫生。各乡(镇)和华侨管理区要根据城镇面积、城镇人口配备一定数量的保洁人员,增加清扫保洁的频次,增设垃圾桶、垃圾箱、垃圾清运车,确保主要道路路面及两侧无卫生死角和裸露垃圾。组织对集镇出入口、乡村结合部、居民区、农贸市场的存量垃圾进行清除。加快推进“一水两污”项目建设,特别是板桥镇、马街镇、芳华镇、小百户镇要于6月前启动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争取9月前投入使用。
三是集中整治露天市场和占道为市行为。加快乡镇集贸市场建设,整治露天市场和占道为市的现象,缓解赶街天交通拥堵的问题。
四是集中整治乡镇公厕脏乱现象。各乡(镇)和华侨管理区要加强对乡镇公厕建设和改造力度,每个乡镇集镇至少要建设2座以上公厕,三岔河、马街镇要增加数量,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设备,制定完善的保洁、维修等管理制度,确保乡镇公厕干净、整洁、有效使用。
五是规范村庄“三堆”。结合新农村建设、美丽家园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积极引导农村改灶、改厕、改圈,推广使用电炊具、气炊具、节能灶,减少柴薪消耗,统一规范柴堆、草堆、粪堆存放场所。
六是清除村庄垃圾。重点清理房前屋后、村庄道路、河道坝塘、桥梁涵洞等区域的存量垃圾。合理设置垃圾集中投放点,建设垃圾房、垃圾池,建立健全“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垃圾收集、清运、保洁、收费等机制。
七是治理村庄污水。要按照“有效、便捷、好管、成本低”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污水分散式、小型化处理模式,建立健全污水处理维护运行机制,使农村污水治理做到常态化。结合美丽家园建设,推广联户式、单户式的污水处理设施;结合村庄道路硬化,规范建设排污沟渠,采取人工湿地、氧化塘、土壤净化等方式处理生活污水。
八是整治农村厕所。要在农村掀起“厕所革命”,逐步清除农户分散建设的露天厕所,每个村庄建成1座以上公厕,有条件的建设和改造为水冲式公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