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
本报记者 田逢春
6日下午4时,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机关22个处室和5个厅属单位在厅门户网站上发出提示,每个处室和厅属单位从今天起分别开通业务咨询电话,专门用于解答群众办理相关业务手续以及填报必备的相关文书的咨询,让群众少跑腿,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办好申办的业务手续和填报的相关文书。这是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改变机关作风,提升“窗口”服务形象,真心诚意办实事的一项具体行动。
查摆问题动真情
记者走进省住建厅办公楼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宣传栏有党员干部承诺书、征求群众意见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间进度表等。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应光介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征求到社会各界的真实需求,该厅向省直有关单位、州市政府,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省管行业企业发出征求意见表117份;向离退休老同志征求意见;召开建筑施工、勘察设计、造价咨询、房地产、招标代理等服务企业座谈会,向企业面对面征求意见;采取随机调研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目前,该厅已征集到整改意见60多条,正在逐条抓落实。
厅党委积极引导党员用好“四盆水”:第一盆水洗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保持思想坚定、头脑清醒;第二盆水洗脸,学习、遵守、践行党章,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第三盆水洗手,保持廉洁自律、干净做事;第四盆水洗脚,勤下基层、多下基层,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罗应光说,这“四盆水”是一剂清洁剂、保先剂、润滑剂、推进剂,让大家坚持边学习、边查找、边整改,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从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为自己立规矩、建制度,从源头上防治不正、不实、不廉等作风问题,坚决做到令行禁止。
围绕“四盆水”,该厅着力解决在“四风”方面存在的“10不”突出问题,认真履行服务承诺。今年以来,省住建厅取消了5次出国(境)考察学习的机会,并承诺下半年无特殊情况绝不出国(境)考察学习,并严格控制出省考察学习的人数。
真心诚意办实事
“省住建厅承担着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秩序、推进建筑节能、城镇减排、房地产和建筑市场监管、城镇住房建设和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城乡规划管理、工程建设标准、村镇建设、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风景名胜区管理、抗震设防监督管理等职能。”罗应光介绍,虽是机关,却是社会服务的大“窗口”,每件事都与社会或群众息息相关,办好了群众认可你,办不好群众怨声载道。
就拿各处室接待群众办理业务来说吧,初步统计了一下:每天到厅里办业务的群众最少300人,最多达1000多人。过去常有群众反映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针对这一现象,厅里规定从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在日常工作中对来访者或办事的群众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句热情问候、一杯热茶相待、一个座位相邀、一个满意答复。同时设立督导窗口,对群众反映机关服务存在的问题,严肃追究责任人,让办事群众感到温暖。
日前,一公司注册造价工程师反映上报的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审核1个多月了都没有审批,使他无法从甲公司到乙公司开展工作。厅督导窗口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调查了解。原来这事5天内就办好了,审批件已由该公司财务人员带回。得知这一情况后,这位工程师登门感谢机关工作人员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省住建厅3名处级干部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护东村马鹿林自然村蹲点中,自带行李、自带交通工具、自己交伙食费,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每个干部在村民家住一个星期就交了500多元伙食费。这几名干部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筹措资金帮助该村修建一条长6公里、宽4米的路,将于今年10月竣工,缓解村民行路难。他们还当起了推销员,把村民采的茶叶拿到昆明康乐茶城推销,每公斤茶可以多卖5、6元,一次就在昆明销售了3吨多,村民们无不感激。
凝聚能量创佳绩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厅坚持把学习教育与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动城市综合体建设、推动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教育实践活动与推进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确保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以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
截至6月30日,该厅争取中央城镇保障性住房补助资金85.6931亿元,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15.25万套,占国家下达任务数的50.3%;争取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6.36亿元,全省2012年第一批27.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100%竣工,并及时启动第二、第三批追加的13万户任务,拆除重建新开工93403户;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84.43亿元,同比增长36.9%;全省完成建筑业产值1128.87亿元,同比增长26.6%。
短评 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该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创新,有边学边查边改的决心,有实干兴邦的信心。
脸已晒黑,手已划破,4日刚从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四群教育”点返回昆明的罗应光同志带回了一组厅党组成员和机关干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照片:厅领导带着草帽,挽起袖腿,与群众并肩收谷子、打谷子,扛着谷子回农家的场景。这一场景不正是党员干部“接地气”、“通民情”,以真心换真话的最好写照吗?愿这种“接地气”、“通民情”、真心实意为民办事的好作风延伸到各行业,为实现中国梦增光添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