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动态 住建要闻
住房城乡建设部调研组深入大理州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工作调研
作者: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来源:     时间:2025-02-18     点击数:    

新年伊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决策部署,推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一级巡视员董红梅率调研组于2025年2月8日至13日赴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开展实地调研,参加调研还有住房城乡建设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家王军,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杨渝陪同调研。调研组共同走访大理市银桥镇古生村、喜洲镇喜洲村、下关镇凤阳邑村、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宝丰乡宝丰村、剑川县沙溪镇、石龙村、华龙村等传统村落。

走村入户摸实情,文旅融合展新篇。调研期间,调研组深入大理州传统村落核心区域,实地考察了喜洲镇白族民居群、凤阳邑村茶马古道遗址等代表性文化遗产。董红梅司长一行走村串户,与村民围炉座谈,倾听基层群众对村落保护、文旅发展的诉求,并与州县住建部门、乡镇干部深入交流,围绕传统建筑修缮、活态传承路径等议题展开讨论。

调研期间,调研组共同参加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中央电视台共同策划的“文化中国行—传统村落过大年”为主题的“正月十五直播大理”和“村庄里的中国”活动,向全国观众展现了云南传统村落的历史底蕴与新春民俗,以“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风貌管控为先导,科学开发护根基。董红梅一级巡视员在调研中强调,传统村落保护需以“整体性思维”推进,注重历史风貌的延续性管控,要严格保护传统建筑肌理与空间格局,避免碎片化、表面化改造。在修缮过程中,既要运用传统工艺留住“乡愁符号”,也要统筹基础设施升级,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杨渝副厅长结合云南实际强调,对暂未具备开发条件的村落,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原则,杜绝急功近利的建设性破坏;对拟开发项目,必须科学论证、尊重村民主体地位,以民意为基础制定保护方案;同时,传统村落保护需兼顾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通过引入非遗活化、生态旅游等产业,让村民在守护家园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大理市银桥镇古生村调研照片

夯实基础开新局,连片示范启新程。此次调研为云南省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厘清了方向。据了解,大理州依托“山—水—田—村”共生格局,构建以苍洱片区为核心的连片保护体系,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指导与资金支持,助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村落保护“云南样本”。

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活态载体,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资源。此次调研以“开门问策、下沉服务”的务实作风,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注入新动能,也为全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范式。未来,云南省将以更高标准推进传统村落示范工作,让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焕发持久生机。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市设计与名城处、村镇建设处有关负责同志,大理州、大理市、云龙县、鹤庆县、剑川县等有关同志分段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