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践行“二十字”好干部标准
争做新时代合格干部
——在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19年第3次
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发言提纲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周 鸿
(2019年5月31日)
同志们:
按照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安排,就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准确把握“二十字”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又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20个字赋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内涵。这“二十字”好干部标准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信念坚定是根本,为民服务是前提,勤政务实是关键,敢于担当是支撑,清正廉洁是保证,必须系统把握、融会贯通、全面践行。
(一)信念坚定,就是把理想高高举过头顶。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对党忠诚,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种一致必须是发自内心、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靠得住。
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弹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
(二)为民服务,就是把宗旨深深烙在心里。能否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也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进行取舍的关键点。
胡耀邦同志有幅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党的干部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胸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火热实践,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三)勤政务实,就是把发展紧紧抓在手中。“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好的干部,谋发展、求进步,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求真务实、不玩虚招,真抓实干、不务虚功,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四)敢于担当,就是把责任稳稳扛在肩上。领导就是责任,当官必须尽责,权与责从来都是相依相随的。担当大小,体现一个干部的胸怀、勇气和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等等,都需要担当,都需要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要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好干部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和稀泥,敢于正视问题不回避、承担责任不推诿、直面矛盾不上交,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而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太平官”“老好人”,注定会为老百姓所唾弃。
(五)清正廉洁,就是把名利远远抛在身后。一个领导干部最后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是否恪守“清廉”二字。
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绪,特别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
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
为官从政把住一个前提:不谋私,守住一条底线:不腐败,物欲横流面前始终保持恬淡宁静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怀一身正气、洒两袖清风。
二、正确认识和践行“二十字”好干部标准
近年来,住建厅党组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干部“二十字”标准,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厅干部职工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以及“出思路、想办法、抓推进、勤督查”工作方法,干部精气神明显提振、作风明显好转,各项事业呈现繁荣发展新局面。
坚持用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厅党组高度重视盘活干部队伍这盘棋,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更好地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据初步统计,2013年以来,厅党组推荐了厅级干部7名、处级干部120多名。有的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无私无畏、勇挑重提,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一线一干就是几个月;有的干部经常深入贫困地区、有的经常加班加点、有的在同一个岗位上,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了贡献。
举几个数字:
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坚持“尽锐出战”,农村危房改造近3年共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73.22亿元,完成了约100万户的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中,争取资金连续排名全国第一,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真抓实干成效明显通报表扬,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扬。
2008年至今,我省共争取中央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705.39亿元,共建设公共租赁住房96.5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110.48万套,解决了700万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
先后圆满完成了盈江、彝良、宁蒗、鲁甸、景谷等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与灾区人民携手并肩建设美好新家园。
全省建筑业,从2013—2018年,总产值由2888.8亿元增长到5458.5亿元,增长1.9倍;增加值由1182.1亿元增长到2482.3亿元,增长2.1倍;建筑业占GDP的比重由10%上升到13.9%。
房地产业,从2013年—2018年,投资由2488.33亿元,增长到3247.23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由3309.30万平方米,增长到4531.08万平方米,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还有城镇污水垃圾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提升、黑臭水体整治、城市公厕建设,等等。
这些成绩,是厅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好干部“二十字”标准,全厅上下真抓实干、务实苦干出来的。但我们对标对标“二十字”好干部标准还有差距。比如,有的干部政治意识和宗旨意识还不够强,还缺少“功成不必在我”的事业情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政治担当;再比如,有的极少数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失修,纪律和规矩意识不严,精神状态不佳,甚至心理扭曲、心态不正,“通俗说,男人都不是”。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在“二十字”好干部标准上下功夫,贯穿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绵绵用劲、持续用力,打造出一支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在这里谈一下,做人是要有人格的。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也是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要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保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