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厕所标准化建设
实施细则
一、总则
(一)目的
为使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厕所的设计和建设满足安全、适用、卫生、经济、美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升学校厕所的改造和维护水平,为广大师生创造舒适的如厕环境,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术语和定义
旱厕:没有冲水设施,粪便直接排入粪坑(池),粪便不能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厕所。
通槽水冲式厕所:排便蹲位设计为沟槽式,且几个蹲位共用一条沟槽,共用一个冲水箱集中冲洗的水冲式厕所。
水冲式厕所:配置了冲水设施,并利用冲水设施将粪便等直接冲排至化粪池的厕所。
独立式厕所:不依附其它建筑物的厕所。
附属式厕所:设置在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建筑物内的厕所。
无障碍专用设施:供行动不方便的师生使用的设施。
(三)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省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建、扩建、改造提升校园厕所。
(四)规范标准
1.《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
2.《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17217-1998)
3.《中国农村学校无害化卫生厕所技术指南》
4.《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
5.《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6.《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标175-2016)
7.《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2016)
8.《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
9.《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10.《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
11.《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教体艺〔2011〕5号)
12.《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GB50099-2011)
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7)
14.在设计、改造、建设过程中,除了遵守上述规范要求以外,尚应符合国家其他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二、规划布局
厕所建设应布局合理、适用、卫生、安全、防止污染水源、校园及周围环境。
独立式厕所的位置应选择在校园内,地势较高,地基排水通畅,不易被雨水淹没,学生易到达之处,尽可能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直线距离自备水源、厨房餐厅25m以上。
新建教学楼、学生宿舍等校舍,应设置附属式厕所。当体育场地中心与最近的厕所距离超过90m时,可按15%在校生人数设置独立厕所。
三、建设方式
(一)建设改造原则
新建厕所只能建设为水冲式厕所或无害化卫生厕所,现有旱厕鼓励改造为水冲式厕所,不具备改造水冲式厕所的学校,可采用其他类型的厕所,但必须满足无害化要求。
(二)厕所改造
厕所改造重点是旱厕改造和通槽水冲式厕所提升改造,主要对其厕屋、便器、化粪池等基本组成部分进行功能改造,完善附属设施,使其具备粪便无害化处理功能,符合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
(三)新建厕所
新建厕所应满足现行规范、标准要求。新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等项目,原则上设计为附属水冲式厕所。
四、建设标准
(一)幼儿园厕所建设标准
附表1:幼儿园厕所建设标准
序号 |
项目 |
标准 |
备注 |
1 |
蹲位 数量 |
每班女厕大便器不应少于4个,男厕大便器不应少于2个且小便器(小便槽)不少于4个(位)。 |
|
2 |
厕间 标准 |
每个厕间净尺寸不小于0.7m×0.8m。 |
|
3 |
生均建筑面积 |
建筑面积不低于生均0.6㎡。 |
(含厕所、盥洗间、洗浴位等) |
结合幼儿园实际,其他方面参考第五部分“厕所建设改造要求”执行。
(二)中小学厕所建设标准
附表2:中小学厕所建设标准
序号 |
项目 |
标准 |
备注 |
1 |
蹲位 数量 |
女生应按每13人设一个蹲位;男生应按每30人设一个蹲位且每20人设1个小便器或600mm长的小便槽。 |
女生蹲位与男生蹲位(含小便位)的比例应不小于3:2。 |
2 |
厕间 标准 |
小学每个厕间净尺寸不小于0.9m×1.1m,中学每个厕间净尺寸不小于1.1m×1.1m。 |
|
3 |
生均建筑面积 |
小学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2㎡,初中以上学校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25㎡。 |
|
五、厕所建设改造要求
(一)厕所装修要求
附表3:厕所装修基本要求
序号 |
项目 |
标准 |
备注 |
1 |
内、外墙 |
内、外墙壁必须喷刷涂料或粘贴瓷砖,室内墙裙应采用不低于1.2m的浅色瓷砖。 |
应选用抗酸咸材料。 |
2 |
室内 地面 |
采用水泥地面、水磨石地面或防滑瓷砖地面。 |
地面必须防滑、防渗、排水通畅、便于清洗。 |
3 |
顶棚 |
涂料或防潮耐腐蚀材料吊顶。 |
|
4 |
屋面 |
做防水处理。 |
满足防水规范要求。 |
5 |
厕窗 |
窗台距室内地坪最小高度为1.7m,并采用不透明的磨砂玻璃窗或百叶窗。 |
窗地面积比不小于1:10。 |
6 |
蹲位隔断或门 |
幼儿园蹲位间应设隔板,且隔板处应加设幼儿扶手;小学蹲位间应有不低于0.9m的隔板或隔墙,中学蹲位间应有不低于1.2m的隔板或隔墙,并设有挂钩;小便器应设置站位隔板。 |
中小学可设置外开式蹲位厕门,蹲位厕门高不低于1.0m,下方留0.2m空隙。 |
7 |
小便池 |
粘贴防酸碱瓷砖,并设置冲水花管。 |
|
8 |
室内 管线 |
暗装。 |
|
(二)卫生器具配置
附表4:卫生器具配置要求
序号 |
项目 |
标准 |
备注 |
1 |
大便器 |
节水型陶瓷蹲便器,无障碍卫生间使用节水型陶瓷座便器(马桶)。配节水型冲水箱或冲水阀。 |
幼儿座式便器的高度宜为0.25—0.3m。 |
2 |
小便器 |
采用节水型小便器。 |
推荐采用自动感应陶瓷小便器。 |
3 |
洗手台(盆) |
幼儿园配置盥洗池,距地面的高度宜为0.5m—0.55m,宽度宜为0.4m—0.45m,水龙头间距宜为0.55m—0.6m;中小学配置洗手台(盆),男、女厕所应分别计算,4个蹲位以下设置1个水龙头(洗手盆),4个蹲位以上按蹲位/水龙头(洗手盆)不低于4:1配置。 |
|
4 |
清洁池 |
男女厕所各设置1个砖砌或成品清洁池。 |
|
5 |
厕纸架 |
采取集中设置或每个蹲位处设置一个。 |
|
6 |
厕纸篓 |
每个蹲位放置1个。 |
|
7 |
面 镜 |
设置于洗手台(盆)前。 |
|
8 |
洗手液 |
设置在洗手盆附近,方便使用 |
建议固定集中设置 |
9 |
烘手机 |
每个厕所配置一个。 |
|
10 |
清 洁 工 具 |
应配备拖把、消毒液、草酸、钢丝刷、保洁工作提示牌等 |
加强对消毒液等物品的管理 |
(三)其他要求
1.贮粪池
贮粪池必须密封、不渗漏,粪便排入三格化粪池、粪尿分集池或水冲式贮粪池后,满足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求,出粪口应密闭加盖。
2.通风照明
厕所应设置有效的通风设施,以自然通风为主,机械通风为辅;通往厕所的道路和厕内均应设置照明设施。
3.安全通道
(1)厕所内走道:单排蹲位不宜小于1.3m,双排蹲位不宜小于1.5m。
(2)男、女厕所蹲位分别超过20个时,应设双出入口。
4.应急用水
为满足应急用水需求,应配备贮水设施,有条件的地区可建设雨水收集设施。
5.防鼠、防蝇
应安装防鼠和防蚊蝇设施。
6.无障碍设计
合理设置无障碍专用厕间和安全扶手等设施设备,无障碍通道要方便轮椅出入,有条件时配备应急呼叫系统,设有无障碍标志。
7.标识牌
(1)按“男左女右”的原则布置男、女厕所,即面对厕所的左边为男厕,右边为女厕,并在厕所入口处醒目位置设置男、女厕所标识牌等。
(2)厕所内应设蹲坐位标志、安全出口标志,无障碍蹲位标志、有蹲位厕门的设有无人标志等;标识牌应保持清洁,无残缺、锈迹、歪斜。
8.厕所绿化美化
厕所四周或室内应根据需求设置绿化植树或花卉以美化环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