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2019年度
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的公示
根据《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57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函〔2018〕98号)、《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云科奖发〔2019〕1号)有关要求,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交了“基于BIM的节点法应用模式及运维平台”项目申报2019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提名材料,云南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云南省工程检测协会和湖南建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提交了“云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构建与应用”项目申报2019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提名材料。经审核,符合提名要求,拟提名2019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奖。现按照规定予以公示,时间为:2019年5月25日-31日。
如对公示情况有异议,请向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需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需签署姓名并附联系电话、地址和邮政编码。
联系人及电话:龙星,0871-64321973。
地址:昆明市红塔东路3号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邮编:650228。
附件:1.基于BIM的节点法应用模式及运维平台公示信息
2.云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构
建与应用公示信息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9年5月24日
附件1
基于BIM的节点法应用模式及运维平台
公示信息
一、项目基本情况
《基于BIM的节点法应用模式及运维平台》属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技术研发类项目。该课题于2016年5月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准立项,项目编号为2016-K8-018,并于2017年3月正式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课题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课题验收后,整体技术至今已应用满两年。
二、项目简介
该课题提出基于BIM的节点法设计、施工、运维和节点的“超前可视、模拟验证和管理创新”的应用技术,形成了BIM技术新的应用模式和技术路径,支持建筑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课题成果已经在超大型工程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等项目中进行了成功应用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了项目的建设品质和建设效率,还降低了项目投资。
三、完成单位情况
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和完成了《基于BIM的节点法应用模式及运维平台》的所有成果研究、应用实践和推广应用工作内容,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课题研究经费、以及硬件和软件环境的支持。课题验收后,积极组织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四、获得的知识产权情况
本课题分别在昆明理工大学学报、云南勘察设计发表研究论文4篇,即《节点法项目管理在超大型过程中的BIM应用》、《基于BIM技术的节点法运维管理模式探索》、《基于BIM技术的节点法施工管理模式探索》、《基于BIM技术的节点法设计管理模式探索》。出版专著1本,即高等院校工程管理类系列教材《节点法项目管理与BIM应用》,出版社为科学出版社。开发了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3个,即《节点法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节点法设备询价集采平台》、《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展馆运维管理平台》。
附件2
云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
集成技术构建与应用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云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构建与应用”项目于2012年8月列入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强省计划,项目编号为2012BA011,并于2015年7月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课题验收后,整体技术至今已应用超过两年。
二、项目简介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我省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工程建设规模及工艺、技术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检测机构管理方式及行业监督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因此,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检测机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为监管方提供切实可靠科学的监管途径,构建我省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集成创新模式,已成为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项目针对我省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机构多、规模小,而检测项目多,检测参数复杂,样品取样过程不规范、试验过程不可控,无法追溯数据来源,试验报告真实性很难验证等问题,运用先进的通信、网络技术,实现了检测全过程及检测数据的动态监管的研究目标,平台采用多层分布式结构,通过物联网技术,攻克了我省建设工程见证取样质量检测全过程可追溯性的技术难题,发明了基于手机GPS的建筑工程人员定位方法和基于二维条形码的混凝土试块定位方法,首创了自动核对试块的试验机控制装置技术等,开创性的将取样送检、试验检测、检测报告流程等关键环节紧密结合,创新了我省工程质量监管模式,达到了我省建设工程质量隐患实时预警和纠错,促进了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显著提高。
项目已取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3篇,地方标准1项。经评价,该项目有效促进了云南省建设工程行业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主要完成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第一完成人王文国:项目总负责人,参与项目的整体规划和主要内容研究,参与项目的申报,负责项目整体的指导及协调各级单位的工作。
第二完成人冯维忠:参与项目的整体规划和主要内容研究,负责项目的总体工作,并规划各项报告的编写。确定项目技术开展方向,项目的主要申报人及《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监管系统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
第三完成人马军:参与项目的整体规划和主要内容研究,负责项目的监督工作,编写论文《智能手机结合二维码唯一性标识在检测取样过程监管中的应用》,《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监管系统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
第四完成人刘银:参与项目的规划及内容研究,负责技术报告的编写和验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编写论文2篇《智能手机结合二维码唯一性标识在检测取样过程监管中的应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模式研究与应用》,编写制定项目实施管理要求,在项目后期推广运用中负责技术培训工作。
第五完成人曾胡:负责项目的技术开发工作,对本项目的技术创新性贡献为:《一种基于手机GPS的建筑工程人员定位方法》、《一种基于二维条形码的混凝土试块定位方法》、《一种自动核对试块的试验机控制装置》3项专利发明人。
第六完成人陈晓嵘:参与项目的整体规划和主要内容研究,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监管系统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编写论文《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制度的探讨》。
第七完成人董林:参与项目的规划及内容研究,负责项目的应用推广工作,《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监管系统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
四、完成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第一完成单位:云南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
对本成果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贡献: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协调,全面主持课题的申报、实施,并完成验收等工作。完成软件著作权1项《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系统》,地方标准1项《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监管系统技术规程》。为项目成果在云南省的成功应用于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完成单位:云南省工程检测协会。
对本成果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贡献:负责项目的总体建设和协调,承担项目的具体实施、验收工作,在全省的应用推广做出了较大贡献,负责项目的技术培训及管理维护工作。
第三完成单位:湖南建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成果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贡献:主要负责项目的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工作,并主要完成了项目的各功能平台研发。完成发明专利2项《一种基于手机GPS的建筑工程人员定位方法》《一种基于二维条形码的混凝土试块定位方法》,实用新型专利1项《一种自动核对试块的试验机控制装置》。
五、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获得专利3项
(1)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手机GPS的建筑工程人员定位方法201310144999.2。
(2)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维条形码的混凝土试块定位方法201310256128.X。
(3)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自动核对试块的试验机控制装置201320282943.9。
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系统V1.0。
编制地方标准1项:云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监管系统技术规程。
发表学术论文3篇
(1)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制度的探讨。
(2)智能手机结合二维码唯一性标识在检测取样过程监管中的应用。
(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模式研究与应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