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动态 公示公告
云南省建设工会委员会关于推荐2019年云南省工人先锋号的公示
作者:云南省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云南省 发布人:管理员     时间:2019-03-29     点击数:    

云南省建设工会委员会关于推荐2019

云南省工人先锋号的公示

 

根据《云南省总工会关于推荐评选2019 年云南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的通知》(云工通20196)精神要求,云南省总工会将在近期命名表彰一批“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 “五一劳动奖章”和“云南省工人先锋号”,其中分配给省建设工会的是“云南省工人先锋号”评选名额1个,“云南省工人先锋号”在评选原则中的要求是“无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和班组”。

经过听取群众意见、征求厅人事处、厅直属机关党委研究,并报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同意,推荐“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驻祥云县扶贫工作队”为“云南省工人先锋号”候选单位。现将评选推荐结果予以公示。如有不同意见,请于2019491800前,以电话、传真等方式向云南省建设工会反映。

联系电话 :(08716432087364320875

 

 

 

 

 

云南省建设工会委员会

2019328

 

 

“工人先锋号”先进事迹材料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驻祥云扶贫工作队

 

一年以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驻祥云扶贫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各级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立足祥云实际,细谋划、明思路、用实策,聚合力、求精准、促脱贫,带着感情和责任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生动诠释了脱贫攻坚“突击队”的重要角色。

一、工作队基本情况

根据云南省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158月挂包祥云县下庄镇大仓和金旦两个行政村。20183月,住建厅选派了10名工作队员对原有驻村工作队员进行轮换(其中:总队长1名、副总队长1名,驻大仓社区队员4名、驻金旦村队员4名)。自工作队完成轮换以来,工作队员认真学习政策法规,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服从当地的领导和管理,严格履行考勤登记和请销假制度,认真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一年的时间里,队员在祥云的天数均超过300天。

二、主要工作事迹

(一)从严管理,压实工作队员责任。工作队派驻祥云后,队员以所驻村为家,背靠厅机关党委,紧紧依靠当地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掌握政策法规,迅速调整角色、快速融入工作。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工作队严格贯彻执行学习培训、巡视督查、问题协调、考核评价、请销假等十余项制度,认真实行“云岭先锋”手机APP签到考勤,每周记录上传工作动态,实时记录上传工作日志。一年来,总队长、副总队长累计120余次深入大仓、金旦对驻村扶贫队员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结合各阶段性脱贫攻坚的重心工作,对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确保工作队员作用充分发挥。

(二)深入走访,精准识别掌握实情。为了摸透村情,吃透民情,找准穷根、精准发力,工作队员放下行囊,带上笔和本,挨家挨户走访,多渠道收集基础信息,以此增强脱贫攻坚的针对性、精准度。住建厅挂包帮扶大仓、金旦村的一百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工作队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全部走遍,平时工作队员还经常走上田间地头,与群众唠家常、闲聊天,听他们讲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话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工作队认真配合镇村开展多轮“回头看”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着力消除盲点和薄弱点,通过开好村“两委”会、贫情分析会、村组党员会、村组户长会,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摸清吃透贫困底数,动态掌握村经济产业发展动向、村民的发展诉求和生产生活状况,为精准施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三)尽心协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工作队立足职责,尽心当好住建厅与祥云县及下庄镇大仓、金旦村的桥梁纽带。一方面,做好厅机关到挂钩点开展“转走访”的对接联系工作,2018年来,工作队共配合厅机关干部职工160余人次深入贫困户掌握情况、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既“输血”又“造血”,不断增强农户脱贫致富的能力和信心。另一方面,在厅党组的支持和村“两委”的配合下,工作队加强跑办、沟通,与厅党组和县、镇各职能部门积极对接,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推进项目资金落地落实。自开展挂钩帮扶工作以来,省住建厅通过各种形式、各类渠道筹集资金,累计下达各类资金约5.4亿元用于祥云县和所驻村各项帮扶工作,在做好前期项目资金跟踪落实、服务协调、建档管理的基础上,2018年共协调落实各类项目资金约合160万元,不断完善了大仓、金旦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四)尽职服务,增强脱贫致富本领。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基础不断得到夯实后,就需要解决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住建厅驻村工作队坚持扶贫同扶智相结合,积极对接协调,组织联系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适龄的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推荐就业,2018年以来,共协助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90余人次,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提高了其“造血”能力。工作队员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帮助联系贫困家庭辍学子女到云南建设学校开设的“雨露班”学习,在住建厅的资助下,87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如今已有7名来自大仓、金旦的贫困学生走入企业,利用自身知识技能增收致富、回报社会,从根源上打破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为巩固提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脱贫稳定性,住建厅驻村工作队与村“三委”一道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大仓、金旦的产业状况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并邀请联系专家进行种养殖技术指导,有效提高了农户种植经济作物的水平,持续增强了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五)强化引导,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住建厅驻村工作队坚持扶贫和扶志相结合,多措并举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工作队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四看四比·感党恩”教育活动等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在积极配合住建厅挂包帮党员干部职工累计160多人次深入大仓、金旦开展“转走访”活动的基础上,每周对省住建厅挂包大仓社区、金旦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常态化走访,对精准贫困户和其他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进行全面摸排,动态了解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教育引导贫困户如实提供相关数据和家庭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加深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成果的认可,重点围绕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家庭经济发展、具体困难解决、干部结对帮扶等情况进行现身说法,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认知度,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增强贫困群众“爱党、信党、护党”的行动自觉,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从思想上拔穷根,消除精神贫困,帮助实现精神与物质“双脱贫”。

(六)调解纠纷,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农村社会的和谐安定是影响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方面。驻村工作队把宣传法律法规和化解矛盾纠纷作为驻村的常规工作,用心用情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和“民间调解员”。针对当前农村表现突出的因脱贫攻坚引发的纠纷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相关法律法规,工作队员适时组织党员、村民开展集中学习,走访入户单独讲解,通过微信公共号、村级广播等媒介多渠道宣传党的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提升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工作队员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挂包帮”的重要内容,与“转走访”结合起来,入户排查、谈心交心,解惑排忧、消除症结,建立户表册台账,做到全面掌握,及时发现各种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妥善调处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着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安定,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通过帮扶,截至2018年底,大仓社区累计脱贫17669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20%降至0.27%;金旦村累计脱贫13152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初的23.01%降至0.27%,各项指标均符合贫困退出相关标准,顺利通过了贫困村、贫困县退出考核验收。贫困县退出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组成员评价“金旦村是我们评估检查过程中遇到的挂钩帮扶单位真帮实扶第一家”。由于成绩突出,20186月,住建厅被祥云县委评为脱贫攻坚“挂包帮”工作先进单位,10月,金旦村工作队长晏祥锦被评为省级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